针对非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管理易出现的混乱和纠纷隐患,襄州区着力推进劳动用工监管规范化、精细化。
襄州区人社部门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构建“省系统一网统管、全流程闭环管理、多部门协同共治”的劳动用工监管体系。通过将书面审查、执法检查、案件处理、工资支付、信用监管等全链条业务纳入省根治欠薪信息监管系统统一管理,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、流程标准化、处置智能化、管理精细化。
以金保系统登记的参保缴费企业、近三年涉及劳动违法案件的用人单位为重点,建立应查尽查清单。通过大数据筛查,动态识别未纳入监管的市场主体,以政策推送、上门指导等方式,实现监管对象应纳尽纳。
完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机制,制定跨部门抽查事项清单。每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检查结果同步录入系统,实现执法过程留痕可溯、结果互通共享。
构建快速响应机制,举报投诉窗口设立线索处置专岗,实行时限受理制度,提高案件处理效率。建立“一案一码”管理模式,构建从受理、调查、处理到结案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制度,确保执法文书规范率、线上办理记录完整率达到100%。
同时推行“智慧监察”模式,运用省系统“非现场监管”功能,分析用人单位社保缴纳、工资发放等数据,自动预警欠薪隐患。对预警线索实行“红橙黄蓝”分级处置——红色预警(欠薪事实明确)24小时内介入调查,橙色预警(存在争议)3个工作日内核查,黄蓝色预警(风险隐患)7个工作日内走访核实,实现“隐患早发现、问题早处置”。
进一步打通市场监管、税务、法院等部门数据接口,建立“劳动用工监管数据池”,重点采集企业注册信息、纳税记录、涉诉情况等数据,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监管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变。
目前,襄州区已成立试点创建工作小组,组建综合协调、执法监管、数据应用、信用建设等4个工作专班,全力负责统筹推进试点创建工作。
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试点创建工作,力争在2025年底,该领域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线上办结率达100%,欠薪预警处置时效提升50%,用人单位信用监管覆盖率达100%。形成源头预防有力、过程监管高效、违法惩戒严格的监管格局,为优化营商环境、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坚实保障。